当前位置:
首页 > 委员建言

陈初祥:加强政策保障,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

发布时间:2022-07-29 08:54 来源:县政协 浏览次数:

近年来,我县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和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教育教学质量与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升,但对标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、基层群众期盼仍有差距,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重点推进、持续改善。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,建议通过提升中心集镇办学条件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等措施,推动全县教育布局逐步优化,让农村学生共享更好的优质教育资源。

一、存在问题

1.赴城镇就读意愿不强。以回山镇道南小学为例,全校64位学生,对赴城镇就读意愿无所谓或不愿意的占比超过90%,父母在家务农或在县外打工的占比65%,在城区有买房或在集镇有房的仅占比16%,家庭正常年收入3万以下占比16%,几乎所有家庭正常年收入都在10万以下。家庭经济收入不高,不具备条件在城镇买房租房,父母在家务农,低段学生不适宜住校,家长对于子女教育不够重视,认为当地学校与中心镇学校教育质量区别不大等,是造成家长赴城镇就读意愿不强的主要原因。

2.上下学交通存在严重不便现象。农村小学生不住校,每天上下学主要交通工具是城乡公交车,由于公交线路单一、过往客车少、班车时间过早,部分偏远农村每天只有一次班车,学生一年四季必须凌晨5:30起床,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睡眠时间。有些班车地点离家较远,低段学生独自上下学存在一定安全隐患。

二、相应建议

1.依托教育布局优化,分步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。近年来,我县积极推动教育布局优化,城乡教育教学条件显著提升,但按照教育现代化创建标准要求,老城区学校仍需分流17%的生源至中心乡镇,所以,目前让偏远乡村学生直接入城就读条件尚不满足。因此,促进农村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建议分两步走,第一步,建议通过进一步提升中心乡镇学校办学条件如按标准配置食宿条件,增加足量学位数,同时进一步发挥教育集团作用,推行教师交流、优化管理、提升中心乡镇学校办学水平,增强优质学校办学效应。让偏远农村学生共享中心乡镇学校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。第二步,等到2026年左右,适龄儿童数降至2700左右,城区学位数充足,全县生均教育资源得到极大提升后,再出台政策,降低城区学校招生标准,让更多农村学生共享城区学校优质教育资源。

2.创造条件,增强农村学生进城就读意愿。家庭收入不高、陪读照顾不便、家长教育格局不够、中心乡镇学校办学质量优势不明显等因素,是农村学生赴城镇就读意愿不强的主要原因,建议建立“1+X”教育专项帮扶基金,“1”即以县级财政资金为主成立教育专项帮扶基金,“X”即招引县内外企业、乡贤、社会团体、公益组织共同参与基金共建帮扶体系,对偏远农村学生实行食宿补贴甚至免费。

3.加大就学交通保障力度。大力发展城乡交通,通过为偏远农村山区的学生开通上下学公交专线、增设自然村接送点,定点定时运行,保障偏远乡村学生出门有路、行有所乘,避免过早起床,保障充足睡眠时间。出台专门针对偏远乡村学生公交乘坐优惠政策,建议免费乘坐。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